“文”看昭通日报2020丨⑥ 你与众不同的模样最美
安娜嗚咽地說,她去紐約上城(uptown)想拿回留在朋友家的行李箱,而對方假裝不記得。
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由於台灣可供登陸的灘頭不多,而且最寬闊的灘頭也僅能一次登陸兩個營的兵力而已。
這也意謂著,船上兩千多名解放軍官兵,都得要隨著這個4萬噸的「鐵棺材」葬身海底。更令中共悲催的是,俄羅斯黑海艦隊旗艦「莫斯科號」導彈巡洋艦,遭到烏克蘭陸基型「海王星飛彈」擊沈的事實,讓中共攻台的水面船艦,都蒙上了一層死亡陰影。讓共軍大型船艦防不勝防。尤其,075兩棲攻擊艦,全長237公尺,全寬36公尺。本文經黃澎孝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延伸閱讀 「中俄+ vs. 美歐日+」競爭格局浮現,俄烏戰爭給台灣從棋子轉為棋手的契機 美中新冷戰將維持很長時間,2032年恐怕就是中國軍事威脅的最高峰 傳中共企圖改裝民間渡輪運兵攻台,等同於為解放軍打造「千人鐵棺材」 支持國防特別預算案,讓我們的「鄰國」搞清楚——台海不容耍流氓 蔡英文加碼採購「魚叉反艦飛彈」,就是要讓共軍徹底明白渡海攻台是死路一條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
雄二飛彈與雄三飛彈的作戰運用,可採STOT(多彈或不同彈種)或DTOT(飽和攻擊)模式執行攻擊任務。文:黃澎孝 就在俄羅斯黑海艦隊旗艦「莫斯科號」被擊沈不久,中國《央視》4月24日卻大觸霉頭報導:下水剛滿一年的中國首艘075型兩棲攻擊艦「海南艦」,已完成試航,正式進駐海軍某中心,進行全課目基礎訓練其中,從2012以來已經擔任10年總書記、也就是最高領導人的習近平,在2018年修憲廢除國家主席之後,很可能會打破慣例,尋求第三段中共總書記任期。
為了避免病毒流竄,也先後關閉64個地鐵站。在收緊政策之前,北京在六天內出現100多個病例。延伸閱讀 疫情燒到天子腳下,北京會「被上海」?習近平正面臨「封或不封」的兩難 上海封城居民斷糧求救,抗疫醫療量能過載、「次生災難」頻傳 中共在上海、香港堅持「動態清零」侵犯人性尊嚴,台灣CDC應引以為戒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鄧聿文認為,這不代表他沒有處理上海防疫工作,但卻是有意識的跟上海保持距離,避免捲進這個爛攤子。
擔心上海的景象在北京重演,有民眾開始囤積物資,也有人瘋搶冰箱冰櫃,甚至有人想開車到外地躲封城。上海、吉林、江蘇等大城,封控區的服務業營收大幅銳減之外,很多製造業停工也已經造成供應鏈問題。
為了穩住經濟,上海在疫情還沒完全清零之前,就實施復工、復產,深圳直接向市民發放消費券,甚至被壓抑已久的房市管制措施,也獲得放鬆。在此同時,中國仍然是全球極少數堅持清零政策的國家。不過也有人認為北京政府警覺心夠,應該可以避免疫情擴大。上海等地封城代價高昂,重創民心與經濟 如果北京也走到封城這一步,衝擊將難以想像。
換句話說,最近這波疫情對企業生產經營的衝擊,已經跟2020年初疫情剛爆發的時期差不多了。連假之後,也要有48小時內陰性證明才能回去上班。堅守清零,只為讓西方難堪與連任總書記? 目前中國流行的COVID-19病毒以Omicron變種為主,雖然傳染力強,但重症率和死亡率比之前的變種要低。北京會封城的可能性,頓時掀起一波恐慌情緒。
與其不計代價追求清零,中國是不是該考慮稍稍放鬆管控呢?官方並不認為。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
我國是人口大國,地區發展不平衡,醫療資源總量不足,如果放鬆疫情防控、放任病毒傳播,勢必在短期內造成大量人群被感染,進而出現大量重症和死亡病例 中國國家衛健委副主任 李斌 研究中國政治和社會的英國牛津大學教授藍夢林指出,從2020年疫情爆發以來,領導人習近平就一直堅持清零政策,目的是展現政府把人民的健康擺在第一位。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官方表示,這波疫情確診數已經超過兩年前北京疫情首次爆發的新發地市場群聚,形勢相當嚴峻。「政府盡力保護人民」這套說法,在上海封城這段時間,引發前所未見的質疑聲浪。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旅美中國時事評論員鄧聿文則是指出,習近平在上海封城爭議最大的4月份,儘管依然強調疫情必須清零,卻完全沒有在任何公開發言中提到上海,沒有試圖安慰怨聲載道的上海人。有人質疑上個公廁也要做核酸嗎、有人擔心檢測點大排長龍,非常掃興,也有人罵這就是封城,只是換個說法而已。中國國家統計局4月30號公布,4月綜合PMI、也就是可以反應製造業景氣的採購經理人指數,下跌了6.1個百分點,來到42.7%,創2020年3月以來的新低。社群平台上出現困惑、錯愕,甚至憤怒的情緒。
原來,就在連假開始前一晚,北京突然宣布,連假期間,包括電影院、健身房等等,娛樂場所暫時關閉,娛樂表演也暫停,餐廳只能外帶不能內用,而且出入公共場所、搭乘大眾交通工具,都必須持有48小時內的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中國國家統計局4月30號公布,4月綜合PMI、也就是可以反應製造業景氣的採購經理人指數,下跌了6.1個百分點,來到42.7%,創2020年3月以來的新低。
其中,從2012以來已經擔任10年總書記、也就是最高領導人的習近平,在2018年修憲廢除國家主席之後,很可能會打破慣例,尋求第三段中共總書記任期。外界普遍預期,即將在秋天舉行的中共20大,將會推出新一任的中國領導團隊。
上海等地封城代價高昂,重創民心與經濟 如果北京也走到封城這一步,衝擊將難以想像。🔻 🥁🥁 🥣 🍴🥢🥄 in Shanghai tonight 👏🏻👏🏻👏🏻👏🏻👏🏻 pic.twitter.com/lvhxDQvelk — Byron Wan (@Byron_Wan) April 28, 2022 除了直接衝擊民眾生活,經濟活動陷入停擺的隱形傷害也相當可觀。
台灣的COVID-19疫情最近一路飆升,不過在疫苗覆蓋率夠高的考量下,政府防疫政策逐漸轉向與病毒共存。社群平台上出現困惑、錯愕,甚至憤怒的情緒。換句話說,最近這波疫情對企業生產經營的衝擊,已經跟2020年初疫情剛爆發的時期差不多了。堅守清零,只為讓西方難堪與連任總書記? 目前中國流行的COVID-19病毒以Omicron變種為主,雖然傳染力強,但重症率和死亡率比之前的變種要低。
上海、吉林、江蘇等大城,封控區的服務業營收大幅銳減之外,很多製造業停工也已經造成供應鏈問題。不過也有人認為北京政府警覺心夠,應該可以避免疫情擴大。
我們本來想去一些地方旅遊、去玩,然後現在看到病毒特別嚴重,就可能待在家裡,或者在家裡做一些體操活動 北京8歲市民 鍾姓女童 北京突如其來改變規定,打亂大批民眾的放假計畫。為了穩住經濟,上海在疫情還沒完全清零之前,就實施復工、復產,深圳直接向市民發放消費券,甚至被壓抑已久的房市管制措施,也獲得放鬆。
一線大城上海,從3月底以來實施封控,到現在已經超過1個月,終於有部分地區微解封,但4月一整個月傳出醫療系統崩潰、民生物資匱乏等等亂象,甚至還發生確診但是還活著的75歲老人,竟然被放進屍袋,差點被送去火化的荒謬事件。從歐美到亞洲的新加坡、南韓等國家,紛紛從去年開始,放鬆管制措施走向共存。
儘管截至5月5號,北京沒有封城,但不禁讓人質疑,連一個病例都不能容忍的政策,目前為止帶來什麼樣的代價?中國政府又為什麼這麼堅持要動態清零呢? 上海封城陰影下,北京疫情升溫中 五一勞動節前後,中國有長達五天的連假,本來是旅遊度假的旺季,北京街頭卻顯得有些冷清。他的動機應該跟今年下半年俗稱「20大」的中國共產黨全國黨代表大會脫不了關係。北京會封城的可能性,頓時掀起一波恐慌情緒。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
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上海2500萬人面對超過50天的封控生活,大量人口搶不到民生物資而被迫挨餓、蔬菜水果價格飆漲好幾倍、需要急救的病患延誤搶救時機,甚至傳出不堪隔離的大學生跳樓結束生命,都累積了大量民怨。
然而,Omicron讓疫情難以完全撲滅,也讓強力封控手段既代價高昂,又顯得徒勞無功。在此同時,中國仍然是全球極少數堅持清零政策的國家。
與其不計代價追求清零,中國是不是該考慮稍稍放鬆管控呢?官方並不認為。擔心上海的景象在北京重演,有民眾開始囤積物資,也有人瘋搶冰箱冰櫃,甚至有人想開車到外地躲封城。
评论列表